未來,北京街頭的紅綠燈將可以更加智能化,市民在路口排隊等待時間也將得到縮短。12日,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管局聯合宣布,雙方定制的國內首個城市燈控路口路況監測平臺上線運行。未來,在安裝智能信號燈的路口,信號燈可根據路況自動調節各方向等待時間。
目前,百度地圖與北京交通信號系統已經實現大范圍的“秒級數據互通”,為交管局及時調整信號燈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主城區及商務出行頻繁區域交通擁堵的分鐘級報警及規律分析,為每一個路口建立一個“病歷表”,定位易發多發異常擁堵路口,幫助交警從被動的處理報警,到主動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信號策略,避免擁堵升級,為用戶通暢出行提供了最為重要的保障。
自2016年11月起,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管局圍繞互聯網大數據優化交通信號配時方向進行了開創性探索:通過優化治理,將海淀區后廠村路的擁堵指數峰值從4.6降至3.96,讓上地區域小營西路到上地三街路段的每輛車平均上下班時間分別減少了3.35分鐘和4.89分鐘,使朝陽北路和朝陽路的平均通行速度分別提升了3.25%和3.99%,充分論證了海量路況數據在信號燈優化方面的巨大潛力。
北京市交管局高級工程師陳大農介紹,目前北京交管部門內部已經開始試用研判平臺,在使用平臺后,只要打開頁面,道路上的流速、流量和全市擁堵點都可以實時查詢到,能夠極大地幫助分析交通,更可成為交警快速出警的指導依據。解決了原來發現難、治理不及時造成大面積擁堵的問題。
百度地圖智慧交通總經理嚴孫榮介紹,未來,智能信號燈將分為三個階段發展。第一階段是監控評價,利用互聯網的地圖大數據,實現全面監控和信控路口通行能力的量化評價。第二階段是雙向互通,百度地圖智慧信號燈研判平臺直接與交警信號控制系統打通,將平臺分析的實時結果,作為信號配時的參數實時影響信號燈的運行。第三階段是智慧信號燈,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局部最優到全局最優,能在運行過程自動發現問題,并實時調控,實現全面的智慧控制。